養花有什么好處呢?花卉以它絢麗的風采,把大自然裝扮的分外美麗,給人以美的享受。養花不僅能欣賞,而且還有許多重要的經濟價值。感謝您閱讀《非洲堇的種植(不死秘訣)》內容,愛花卉網小編向您推薦一些養花技巧,希望您喜歡。

對于非洲堇的種植來說,有些人覺得非洲堇夏天是個坎,心里有陰影,這其中以介殼蟲與環境不適因素影響較大,其次是介質與水分的保持,以下針對于非洲堇的照顧做幾點的分析與建議。

首先要說的是適合非洲堇的生長環境,有人說的很好,人住的舒適的環境就適合非洲菫生長,所以說非洲菫不耐高溫,非洲菫不耐低溫,非洲菫不耐強光,非洲菫不耐弱光,非洲菫不耐潮濕。

溫度:非常多人都說非洲堇難以渡夏,我倒覺得沒那么嚴重,這問題最主要在于水分的管理,以及通風程度和遮陰,當溫度升高時植物葉片的積溫需要加速蒸散以排除熱能,當空氣濕度過高而降低蒸散速度,當環境不通風而造成低蒸散效能都會加速葉片植株因高溫而造成的損害,而關于水分的管理夏天我建議水分補充到可以維持植株的生長即可盡量避免盆內介質含水量過高,因為非洲菫的根較脆弱且不耐缺氧(水插的根型態與介質生長的根型態不同,當介質中充滿水,相對的降低其內含的氧氣)當泡在水中的缺氧根加上溫度的升高是否可以猜想到盆內正在煮菜??當根一受傷很快的連帶病菌的入侵與感染造成全株死亡,而低溫部分對非洲堇的影響較小主要避免低于10度以下的環境即可因溫度過低會在非洲堇葉面上造成褐斑。

光線:光線的強弱最主要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型態而不同品種的非洲堇對于光線的需求又各有所不同例如斑葉需光較少、少女葉需光較少、淺色葉片需光較少當光線供給過多時會造成抓盆的現象(亦即正常葉會平貼盆面,但抓盆葉會朝盆緣向下抓)當光線供給過少時會造成舉葉的現象(即葉片開展角度小,葉片近垂直向上抬舉)這是光線強度的部分,但是光線的供給一般都是建議以充足的散射光為推薦如窗邊不建議給予直射光因為一來容易造成盆栽溫度上升過高二來水分蒸散速度過快但仍有部分的品種可以耐直射光如深綠色葉片+葉背帶紫的品種但水分的補充要注意。

介質:介質的使用上有分不少派別最常見的是叁合一配方~泥炭土:真珠石:蛭石配合生長環境的不同在比例上做調整(溫度以及濕度)另有一派使用全水苔這種介質對于非洲堇來說相當適合保水力高、透氣性高、保肥力也不差但是麻煩的是介質易爛需要定期更換介質(傷根)介質的使用上所以現在我都使用自己配的介質,目前用的都還不錯泥炭土+珍珠巖1:1。

水分:水分對于非洲堇的死活占有相當大的因素最主要在于根部的健康與植株的健康成正比水份過多傷根植株衰弱病菌感染率上升水分過少根萎縮植株萎縮病蟲感染率上升所以水分的供給需要抓取平衡點以土面略為乾燥但仍保有一定重量為主,在水分供給上有幾派說法棉線供水法這方法是非洲堇中高階的使用方法可以保持介質濕潤但又不至于過度潮濕水盤內的水久久天一次既可并可搭配液肥的施用是非洲菫達人必用的一招。

另有一種方式是墊水盤因半腰水或1/3腰水對于根的傷害前面有提到所以此處必須使用特殊的介質即真珠石一類大顆粒石材使介質內氧氣的供給不致于太糟,澆水的方式除了上述用底部吸水最常見的就是由上而下澆水澆水需要注意的是水分在植體上的殘留當溫度高時因水分阻塞住氣孔造成葉表面溫度過高進而造成水斑的傷害而當水分累積在中心生長芽點上水分蒸散不及也會造成上述情形并且造成爛心但這種情形較少。

關于凸透鏡效應的說法我并不十分贊同因為玩過放大鏡的人都知道要聚焦必須要離有一段距離才可能有大功效但光憑非洲堇毛絨的支撐距離我覺得仍有所不足且正常生長環境應為散射光而非直射光順帶一提澆完水后的非洲堇放至于大太陽底下死的比較快喔!!

濕度:非洲菫需要濕度較高的環境但這并非指水澆多一點而是說空氣中的水分含量高一些有助于提高非洲堇的生長速度但這前提是在于通風的環境下一旦不通風一堆毛病就出來了所以使用底部供水的方式除了可以保持介質濕潤外也可以增加環境的空氣濕度。

蟲害:非洲菫最常發生的蟲害是介殼蟲不論是地上部的粉介殼蟲或是地下部的根粉介殼蟲都是相當令人討厭且殺不勝殺的幸好他們對于植物的傷害并非那么強并且我也有些因應之道了對于粉介殼蟲可以使用洗潔精500-2000倍(肥皂與洗衣粉效果不佳)使用噴霧器搖晃后均勻噴灑全株待3-6小時后以清水沖洗若濃度不高者則免,根粉介殼蟲則是在介質中添加硅藻土(硅酸白土)可以抑制其生長(但若情況太糟.....則應考慮斷頭重插)在于蟲害上最嚴重的影響是仙客來蹣這種蟲肉眼看不見聚集在中心芽點上只能透過觀察葉片生長情形來得知是否中標針對于仙客來蹣的處理除了平日施用殺蹣藥劑之外提高環境濕度聽說也有抑制效果。

以上簡短報告希望人人大熱天都能賞花花哈!

H325.com相關推薦

非洲堇的栽培(一)


前 言

「非洲堇」譯自英文的African Violet,它原生于東非山區。由于原生種花的外型與三色菫相似,有三大兩小的五個花瓣,故稱之。放置室內可凈化室內空氣、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能美化環境、調和心情及舒解壓力,亦為園藝治療的理想材料。非洲堇是如此能夠親近人類,帶來無窮的樂趣與貢獻,因此是值得我們寵愛的「綠色寵物」。

非洲堇迷人之處

一、室內開花植物-一般開花植物需光量高,無法在室內正常生長,因此室內植物多為觀葉植物,然而非洲堇的需光量小,只要放置在室內光線較明亮的窗邊或日光燈光源下,便可以正常生長并且開花,是少數難得的室內開花(觀花)植物。

二、四季皆可開花-有些開花植物的花期受到日照長短或溫度高低的影響,只能在特定的季節開花或每年只有一次花期,而非洲堇的花期往往長達1~2個月,只要有適當的照料及合宜的生長環境,每3~4個月即可開花一次,另如有足夠數量的植株,便能在一年四季欣賞到綻開的花朵。

三、花朵千變萬化-目前全球有超過10,000個品種,花色包含了藍色、粉紅色、紅色、紫色、綠色、白色及黃色等不同色系,并有鑲邊、噴點、條狀色彩、雙色或三色混合等變化;花瓣也依輪數,區分為單瓣(一輪,五花瓣)、重瓣(兩輪以上)及半重瓣(一輪至兩輪之間)三類;花瓣形狀則有圓形、堇花形、喇叭形及黃蜂翅形等。

四、植株小,不占空間-植株的直徑大多介于5 ~ 40cm之間。這樣的植株比許多室內植物小,所以種植在室內并不會占去太大的空間;且可依據個人的喜好或配合室內的布置,選擇不同大小的品種來種植。

五、繁殖容易-葉片扦插即可繁殖,使一般的愛好者在家或辦公室中即可輕易做到,進而享受創造生命的樂趣。

六、容易產生新品種-由于其本身的遺傳不穩定的特性,在栽種的過程中即會出現突變的新品種,也因此往往會給種植者帶來意外的驚喜與收獲。


室內栽培要領

一、環境因子管理

(一)光源-非洲堇需要的光源強度約在200~800呎燭光之間,照射時間約8~12小時,如欲促進開花可逐漸延長光照時間至16小時。戶外直射光強度往往大于8,000呎燭光,易造成植株葉片受到曬傷,而不適合非洲堇生長。然而室內光源的提供亦常不足,使植株生長緩慢、不開花或徒長。一般適合看書的光度約僅100~200呎燭光,可知室內低于適合看書的光度的位置即不適種植非洲堇,室內適當的擺設場所為明亮非直射陽光的窗邊,若室內光度太低則必須補充人工光源種植。

(二)溫度-非洲堇生長適溫與人類相近,約在18~26℃,因此人類覺得舒服的環境,如有空調設備的辦公室或居家環境最適合非洲堇生長。

(三)濕度-非洲堇原生環境是在雨林地的溪流邊、潮濕的懸崖或沼澤地帶,其雨季時濕度通常為90~95%,因此非洲堇喜愛高濕度的環境,大部分的品種生長的適當濕度為50~70%。臺灣年平均濕度約在60%左右,即使室內也多能維持在50%以上,所以臺灣居家環境的濕度適合非洲堇的生長,惟種植在有空調環境內,須避植株受冷氣直吹。

(四)空氣-非洲堇以有空調設備或空氣流通的環境較適合生長,主要目的在于流通的空氣有助于降低植物周遭的溫度,以避免高溫高濕的環境不利非洲堇生長。

二、栽培技術

(一)栽培介質—理想的栽培介質必須是通氣性佳、保水保肥、具有適合植物生長的pH值及良好的陽離子交換能力。常用的栽培介質有三:泥炭苔(peat moss)-沼澤地區腐化植物體的褐色沉積物,保水及保肥力佳;珍珠石(perlite)-石灰巖經高溫處理后形成的白色顆粒狀物,不吸水,保肥力差,但通氣性極佳;蛭石(vermiculite)-云母受熱膨脹裂成的碎片,通氣佳,保水及肥力差。

非洲堇在不同生長期對介質的物化性質要求也不同,如:營養生長期-保濕性介質(即泥炭苔)可介于50 ~ 60%之間;扦插繁殖期-此時期無根組織,無法吸收水分,介質不宜含太多水分,因此以通氣性佳的介質為主,珍珠石及蛭石可介于60 ~ 80%之間。

(二)水分管理—一般澆水溫度與植株盡量接近,且盡量避免盛夏中午(高于35℃)或冬季晚間(低于15℃)澆水即可。

給水的時機及水量主要是根據介質的含水量來決定,測試介質含水量有以下幾種方法:

˙指頭觸摸介質-表土已干燥時,應澆水。

˙秤重-介質含水量較高則植株較重,反之,植株較輕。一般植株連盆重量約為最高水量時的1/3~1/2即需澆水。

˙葉片外觀-非洲堇對缺水的忍受性較許多室內的植物高,因此當葉片略有萎凋狀時,即表示植株缺水,應及時補充水分。

˙目測介質表面-表土干燥時,顏色較濕潤時白,可藉此來判斷澆水時機。

每次澆水以能充分澆濕介質,并有多余的水分由盆底流出為原則。以一般室內環境而言,非洲堇的澆水周期約3~7天,但須依當下環境有所不同,給水的方式則有:

˙噴霧法—以噴壺給水,可順便清洗植株塵埃及沉積之鹽類,但應避免使用溫過大之水而造成水傷。

˙灌溉—以長嘴壺灌溉,可避免水分與植株或花朵接觸因此不會造成水傷斑紋,也適用于開花期。

˙底盆吸水一將水澆灌至底部蓄水盆,讓介質利用毛細管現象將水吸至介質中,待數分鐘介質吸水飽和后,將剩余水倒掉。

非洲堇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常用播種、扦插和組培法繁殖。

播種繁殖:春、秋季均可進行。溫室栽培以9~10月秋播為好,發芽率高,幼苗生長健壯,翌年春季開花棵大花多。2月播種,8月開花,但生長勢稍差,開花少。非洲堇種子細小,播種盆土應細,播后不覆土,壓平即行。發芽適溫18~24℃,播后15~20天發芽,2~3個月移苗。幼苗期注意盆土不宜過濕。一般從播種至開花需6~8個月。

扦插繁殖:主要用葉插?;ê筮x用健壯充實葉片,葉柄留2厘米長剪下,稍晾干,插入沙床,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室溫為18~24℃,插后3周生根,2~3個月將產生幼苗,移入6厘米盆。扦插過程中,用維生素比處理對非洲堇生根后幼苗生長有利,采用25毫克/升的激動素處理葉柄24小時,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從扦插至開花需要4~6個月。若用大的蘗枝扦插,效果也好,一般6~7月扦插,10~11月開花,如9~10月扦插,翌年3~4月開花。

組培繁殖:近年來,非洲堇用組織培養法繁殖較為普遍。以葉片、葉柄、表皮組織為外植體。用MS培養基加1毫克/升6-芐氨基腺嘌呤和1毫克/升萘乙酸。接種后4周長出不定芽,3個月后生根小植株可栽植。小植株移植于腐葉土和泥炭苔蘚土各半的基質中,成活率100%。目前,美國、荷蘭、以色列等國均有非洲堇試管苗生產。

非洲堇的栽培(二)


(三)施肥—一般在光源充足的情況下,只需追加少許的肥料便能維持植物正常的生長,施肥過多反而會引起生長障礙;但在光源不足的環境下,即使提供充裕的肥料,植物也會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因此一般施用肥料應是在光源無慮的情況下進行才能顯現其效能。只要光源充裕、環境適當及管理正確,僅在介質中混入基肥或介質中所儲存的肥力,即使生長期不追加任何肥料也足夠使植株正常生長且開花。但是若要求植株生長勢及花朵的品質,就必須依不同生長期使用適合的肥料。

對非洲堇而言,不同的生長期所需肥料及施肥要領如下:

1. 發根期-如繁殖、移植、換盆。剛處理后因無根或根部受傷,吸收功能差,不適立即施用,應等2~4星期后再施肥。適用氮、鉀含量較高的肥料,如氮、磷、鉀比例為7-6-19, 14-12-14等的肥料。

2. 營養生長期-如自幼苗生長至開花前及花期過后。適用氮肥成分較高的肥料,如氮、磷、鉀比例為30-10-10, 25-5-20, 5-1-1等的肥料。

3. 開花期-在預期開花前約2個月開始施用。適用含磷肥成分較高的肥料,如氮、磷、鉀比例為10-30-20, 15-30-15, 12-36-14, 0-10-10等的肥料。

(四)換盆-老化的植株、幼苗換新盆、根部生病的植株、盆緣及外壁沉積鹽類、外觀走樣、不好看的植株等應實時換盆。不同狀況的植株有其適合的換盆方式及要領,以健康植株(小、中苗)由小盆換至較大盆及老化的植株為例,其順序及要領如下:

1. 植株的整理與根部健康狀態的檢視-首先可將最底下較小或生長不好的葉片去除,并檢視根部:若呈白色表示健康;呈褐色或深褐色則顯示不健康甚至腐爛。不健康的根組織必須利用刀片或剪刀去除約1/3~1/2的介質,一般褐化程度越嚴重去除介質的比例也越多。而健康植株則不須對根部做任何處理,且盡量避免傷到根組織。

2. 裝入新盆-植株由小盆換至大盆時,先放入少許新介質于欲換的大盆盆底,將帶介質的植株放入大盆中,在空隙中填入新介質。

3. 換盆后的處理-充分澆水再放在環境適宜的場所栽培。換盆后的植株通常較虛弱或根部受傷,根吸收能力降低,在換盆后2星期內避免施肥。

換盆最好是選擇在環境氣候合宜的季節,使植株能順利復原。一般換盆時溫度維持在18~26℃之間為宜。在臺灣,以春、秋兩季較適合,但若是種植在有空調設備,溫度能維持在25℃左右的環境下,則四季皆可進行換盆。

(五)繁殖方法-區分為葉插、腋芽、花芽插、種子、組織培養五種方法,居家種植以非洲堇葉插為最簡單及最普及的繁殖法,步驟如下:

1. 葉片的選擇-越老化的葉片,分化能力也越差,因此用來繁殖的葉片最好是選擇年輕健康沒有病害的。以一棵成株而言,由中心算起第3及4環的葉片是最理想的繁殖材料,只要是健康、未黃化及無病蟲害感染的葉片,即使是最外圍或不慎掉落的皆可使用。

2. 取下葉片-可利用拇指及食指夾住葉柄,再左右搖動數次使葉柄由基部脫離植株,或利用刀片由葉柄基部切下。

3. 葉片的處理-葉片朝上,利用刀片在距離葉基部1.5~2cm處,以約45o斜角切下。

4. 固體介質扦插-將處理好的葉片自切口處埋入已濕潤的繁殖用介質(有些介質太干燥時有拒水性,不易使濕潤,故必須先潤濕再使用)中約0.5~1cm左右,以可固定葉片即可為原則(若埋入太深日后新芽不易長出),之后靜置于光度約200~250呎燭光,日照8~12小時及溫度范圍約18~25℃的環境下培養。

5. 發根與萌芽-葉片發根時間受品種、環境、季節、葉片年齡、健康狀況及照料情形影響,一般介于1星期至2個月之間。根長出后即可每隔7~10天施予稀釋2,500~3,000倍的高氮肥料。新芽約在發根后約1個月后長出。

6. 分株-新芽長出約2~3個月后,小苗有4~6片葉時,將母葉連帶小苗自繁殖容器中取出,撥去部分介質,再利用小刀片將小苗的分離。發育不良或太小的小苗(葉片不到4片)可丟棄以確保植株的品質,再利用栽培用介質將植株種于小的盆子中并充分澆水。

7. 幼苗的照料-大致上幼苗對缺水的忍受度較差,且一旦缺水可能會影響日后的生長發育,故應避免缺水。待2~3個月后可定植于較大的盆子中。綠葉品種由葉插到開花約需8~12個月,而斑葉品種因生長較緩慢,到第一次開花時間往往需要生長12個月上。

三、病蟲害管理概論

生病的非洲堇在不同部位的外觀上會呈現不同的病征,如花朵部分可能導致不開花、畸型、夭折、色彩不鮮明、數量減少、腐爛等。葉片組織出現畸形、卷曲、黃化、變色、形成褐斑及腐爛等。莖部分有徒長(節間變長)、褐化、腐爛、蟲、菌寄生等。根部褐化變色,腐爛或蟲、菌寄生等。非洲堇的疾病若以引起之因子(病源)來分,可分為兩類:

(一)生理疾?。鹕砑膊〉囊蛩匕ǎ涵h境因素如溫度過低或過高、濕度過低或過高、光源不適及空氣污染等;栽培技術如澆水控制不當,換盆不當,介質物化性質不良,農藥、生長調節劑及肥料的使用不當等。

生理疾病的預防與治療要領為學習正確的環境管理及栽培技術;認識各種病征并作正確的疾病診斷;依據疾病診斷改善環境因子或栽培技術。生理疾病并不會傳染,而且只要在發生初期調整其環境因素,多數植株仍可復原。

(二)傳染性疾?。煞譃橄x害-常見的有紅蜘蛛、蚜蟲、介殼蟲、根粉介殼蟲及薊馬等,這類病原體雖個體微小,但多肉眼可見;病害-病原菌包含病毒、類病毒、細菌、真菌及線蟲等。由植物病原體引起的疾病因會傳染,故植株中只要有一棵生病,則可能導致整個栽培區的植株都感染。

因此為避免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應預防外病株感染原有植株-外來植株應先隔離至少1個月以上,若未發病,再移至栽培區種植;一旦發現病株,務必立即隔離,并噴灑農藥或直接將病株丟棄。同時為預防帶有病原植株再度發病蔓延,最好全區農藥噴灑;接觸過病株的器具、介質等必須進行滅菌工作或丟棄。

結 語

非洲堇是大自然給現代人類的珍貴禮物,由于品種多且種間差異變化大,其葉片組織除有綠色品種外,也有乳白、粉紅色等斑葉品種,花朵更是千變萬化,多采多姿,而在室內擺放植物還可凈化室內空氣。非洲堇繁殖簡單,并為適合室內環境生長的開花植物,在繁殖過程中期待成長、開花,并提供照料,獲得成就感及自信心等的多種樂趣與優點,因此對于行為能力有障礙的年邁者、身心障礙者,或重病患者及行為偏差者等,皆能藉由種植非洲堇的活動獲得適合的補償或改善作用,這也正是非洲堇為園藝治療最理想材料的原因。

非洲堇怎么施肥


非洲堇的肥料選擇

由于非洲堇的根系淺且比較纖弱,不適合施濃肥或有機肥,堅持薄肥勤施的原則,少量多次即可。適宜選擇尿素、硝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進行施肥,既可單獨使用,也可結合微量元素使用,向葉面噴施濃度不超過0.1%,澆灌基質濃度不超過0.4%。

非洲堇的施肥方法

施肥的原則是非洲堇小苗階段施含氮量較高的肥料,隨著其逐漸長大應施氮、磷、鉀均衡的肥,注意苗越小所施的肥要越淡。在非洲堇的葉插階段,可以使用維生素B溶液,可起到促進植株生根發芽的作用。切記移栽小苗后的一個月內不能施肥,否則易導致爛苗,之后用含氮量較高的肥料以促進葉片生長且具光澤。小苗長大后施的肥需注意均衡的氮磷鉀比例,促進植株生長,在非洲堇植株成熟進入開花期應該使用磷含量高的肥料以促進花芽的分化,提早開花,一般應隔10-20天左右施一次液肥,開花前施磷含量高的肥。當進入花期后需要磷鉀肥,不要施過多的氮肥,不然會造成葉子茂盛卻不開花??捎脟妷貙θ~子噴霧或是澆盆,更利于促進吸收。

非洲堇怎么澆水


非洲堇的澆水方法

非洲堇是一種較耐濕的植物,日常注意保持盆土濕潤即可。一般每個月最好澆一次大水以沖淡盆積鹽分。保持一個適宜的濕度環境,過濕容易生菌、腐爛,過干則容易惹蟲。一般澆水溫度適宜同植株盡可能接近,同時避免盛夏中午或冬季晚間進行澆水,非洲堇的適宜澆水時間一般是春季早上進行澆水,夏季太陽還未完全出來的清晨或是傍晚,秋季需要多補水,冬季則在中午澆水較為適宜。

非洲堇的澆水注意事項

非洲菫喜歡濕度較高的生長環境,因而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比如經常用噴霧向葉面及周圍進行噴水,能促進非洲堇的生長更快,不過,同時需要良好的通風條件,可以使用底部供水的方式。

每次澆水要充分得澆濕介質,以有多余的水分從盆底流出為宜。在一般的室溫環境下,非洲堇的澆水周期約為3-7天,給水的方式有噴霧法、灌溉以及底盆吸水這三種。噴霧還能起到清洗植株上的塵埃以及沉積鹽類等的作用,需注意水溫,避免造成水傷。以長嘴壺進行灌溉的好處是不會造成水傷斑紋。最后一種底盆吸水具體是將水澆灌至底部蓄水盆,利用毛細管現象將水吸至介質中,等幾分鐘使得介質吸水飽和后,再倒掉多余的水即可。

非洲堇怎么過冬


1、光照

非洲堇對光照其實并沒有很大的要求,因為它并不喜歡陽光,當然它也是需要陽光的,只不過不需要直射的陽光,但是在冬天陽光很少,這時候我們就應該考慮到季節問題,讓非洲堇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存,這個時候的陽光不會非常毒,所以非洲堇的花也會開得比較好。不能讓它放在異常陰暗的地方,否則會讓花蔫掉,而且還會使花期變短。

2、水分

同所有植物一樣,水分對非洲堇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澆水有度,我們不能澆太多水,也不可以澆太少,所以在澆水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盆里面的土,如果說土變白了,我們就可以澆一下水,而除了這個之外,我們不能讓非洲堇的葉子上沾水,所以可以使用臘將它保護起來。

3、溫度

對非洲堇來說溫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適合的溫度的跨度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在冬天如果不注意保溫的話非洲堇是很容易死亡的,在晚上的時候我們并不能讓非洲堇的溫度在十攝氏度以下,要不然會讓它受凍。

4、濕度

非洲堇對濕度的要求其實也是相對較高的,它比較喜歡濕潤的環境,所以如果空氣比較干燥對它的生長并不會有利,而冬天恰好是比較干燥的,所以我們應該適當增加空氣濕度,一般說來,空氣濕度在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七十之間是比較好的。

5、肥料

非洲堇對肥料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而肥料對它的影響又與光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是在冬天的話,光照并不會很強,這時候我們施肥并不會有什么效果,所以可以考慮僅僅施加基肥,而不考慮施加追肥,僅僅這樣子非洲堇也是會開花并且正常生存的。

非洲堇秋天怎么養


一、充足的水分

非洲堇較喜歡濕潤,秋天的水分補充須及時。過干會導致蟲害較多,不過積水太多也會導致細菌滋生。所以,提供充足的水但是不過度積水是我們需要做到的。不過,為了將盆內積累的鹽分沖掉,需要一個月澆大水一次,將其沖掉。

二、進行換盆

換盆可以在中秋節前后進行,一年至少要換盆一次。土最好用較細的泥炭土。盆也要注意,如果原有的盆還比較合適,那么可以不換盆。如果原有的盆太小了,那么便需換一個新的盆。大小適中是最重要的,材質可供選擇的有很多,可用塑料盆,也可以用陶盆,這種材質的比較美觀。

三、適宜的光線

一般來說,提供散射光就可以滿足非洲堇成長的需要了,不能有太強的光。因而,在剛進入秋季的時候,中午的光是需要避免的,一般在早上九點之前的光比較適合它,不會灼傷它的葉子。不過,到了秋末,就不用過于注意了。

四、防治病害蟲害

秋初因為多雨,會有一些細菌性病害出現,也容易出現一些螨蟲。所以要注意及時用藥劑防蟲、消滅細菌。

非洲堇夏天怎么養


夏季養護溫度

夏季的時候溫度很高在,這個是大家擔心的主要的問題。其實只要做好下面的幾項工作,非洲堇度夏還是很簡單的。適當澆水,加強通風以及做好遮陰工作。做好這幾項工作,有助于非洲堇散熱和降低溫度,避免其出現病蟲害、腐爛甚至死亡,安全的度夏。

夏季養護光線

夏季的時候,光線強烈,但是由于光照過強的原因,容易加速溫度的升高和水分的蒸發,所以,對于光照的供給,需要合理適量。

一般在夏季的時候,光照要以充足的散射光線為好,可以將其放在窗邊等能接觸到光線的地方,注意最好不要使直射光線,適當進行遮陰,個別品種除外。

加強通風

在夏季的時候,室內養殖的非洲堇總是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通風。因為夏季要多澆水并且噴水來增加空氣濕度,所以通風不良就會導致其出現一些病蟲害,甚至腐爛死亡。

所以,在夏季的時候,加強通風,對非洲堇的生長是比較有利的。

水肥

夏季的時候,非洲堇澆水還是比較勤的,并且還需要進行噴水,來補充非洲堇的水分。但是施肥就不需要太勤,甚至要停止施肥。因為夏季的時候,非洲堇的生長相對緩慢,不需要在補充養分了。

非洲堇春天怎么養


一、充足的水分

在春天它的成長速度較快,因而對水的需求量也多。盡量讓土壤處在稍微濕潤的狀態,干了之后及時補水。注意澆水的時間,春天澆水最好在早上。而且每個月可以澆大水一次,以將土壤中的鹽分沖淡,促進植株的成長。不過盆內也不能太濕,不然會滋生一些病菌。

二、適宜的溫度

在春天還要保證適宜的溫度,白天和夜晚不同,白天最好控制在二十二至二十四度,夜晚則為十八度左右。溫度過高或者過低的時候,需適當調節。

三、適宜的光線

為它提供適宜的光照,會長得好,但光不可太強??蓪⑺旁诔瘱|的窗子旁邊,如果光照太強則需稍微遮一下光。還需注意均勻,每隔一周得將花盆的位置轉動一下。

四、適量的肥料

適量的肥料可幫它長得更好,但是濃度別太高。一般每隔十天左右用一次稀薄的液態肥。種類也要選擇好,最好均勻,氮肥別用太多。

非洲堇的換盆方法


非洲堇選盆

要給非洲堇進行換盆,可以將盆土都進行更換,首先就是如何選盆。

非洲堇的根系并不是很發達,所以在選盆的時候,不要選擇過大的花盆,以免影響植株的生長。比較適合的花盆使小型的花盆,不要太大,能夠滿足非洲堇的生長即可。如果要選擇大點的花盆的話,盆不要太深,并且土壤不能太深厚了。

非洲堇選土

唉進行換盆的時候,需要更換土壤,一般要選擇松軟一些的土壤,像是泥炭土、草炭土或者是腐葉土都可以,最好是消毒后再使用。土壤里面可以加上一點珍珠巖。

非洲堇換土一般是在春季的時候進行。

非洲堇的換盆

首先將非洲堇的植株從原盆中取出,然后將其換的新的盆里。在盆里面放上土壤,注意土壤不要放的太滿,一般是距離盆沿有一些距離即可。然后將非洲堇的植株放進盆里,填上土,注意要將土壤壓實。

換盆之后要澆透水,然后等其緩苗之后,就可以正常養護了。

非洲堇葉片扦插的方法


圖解

第一步,選擇合適的葉片,要求健康無病蟲害,并且生長比較健壯。用比較鋒利的小刀,將其切割下來就好。

第二步,找一個塑料瓶,在塑料瓶里面要裝滿水,然后將非洲堇切下來的葉子放在塑料瓶的瓶口處,葉柄可以直接插進水里面。

這樣,非洲堇的扦插就完成了。等待其生根即可。

養護

非洲堇扦插之后,可以將塑料瓶放在能夠接觸到明亮的散射光線的地方進行養護,并且要注意換水,一般是每4天的時候就換水一次。一般情況下,大約需要兩個周才會生根。

等非洲堇的葉片開始生根之后,需要降低水位,一般是將水位降低到葉柄的下面即可,只讓根系本分留在水里面就好。

這樣養護一段時間之后,非洲堇的葉片就會長出小芽來了。

在合適的時候進行移植即可。

非洲堇需要陽光嗎


不少花友鐘情于非洲堇,希望了解有關非洲堇種植的一些有用的信息,本文我們來了解一下非洲堇需要陽光嗎,雖然這個問題并不是很難,不過還是值得用一篇文章來說說的。

一般情況下,非洲堇最佳的光照條件是充足的散光,簡單的說就是光線很明亮,但是太陽又直曬不到。

如果我們不注意光照的強度,輕則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型態,重則會掛掉,對于不同品種的非洲堇對于光線的需求又各有所不同。

例如斑葉需光較少、少女葉需光較少、淺色葉片需光較少當光線供給過多時會造成抓盆的現象(亦即正常葉會平貼盆面,但抓盆葉會朝盆緣向下抓)當光線供給過少時會造成舉葉的現象(即葉片開展角度小,葉片近垂直向上抬舉)這是光線強度的部分。

所以,總的來說陽光一般都是建議以充足的散射光為推薦如窗邊不建議給予直射光因為一來容易造成盆栽溫度上升過高二來水分蒸散速度過快但仍有部分的品種可以耐直射光如深綠色葉片+葉背帶紫的品種但水分的補充要注意。

需要額外說的是,冬天適當增加光照有利于促花,進入冬季要注意防寒,特別是沒有供暖設備的花友,因非洲堇長時間生長在低于5攝氏度的環境中會有生命危險。當室外溫度低于10攝氏度時最好搬入室內,放于散光充足的飄窗前或架設補光燈增暖補光以維系其正常生長。補光強度可參照數據為16瓦LED燈管離葉20CM間距每天照射6-8小時。期間注意澆水,莫讓泥土長時間過濕,該時期宜在中午澆水。

感謝您閱讀“愛花卉網”的《非洲堇的種植(不死秘訣)》一文,希望能解決您養殖花卉時的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h325.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陽臺種植的花卉不死不活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熟妇人妻不卡无码一区_未满十八18周岁禁止免费网站_男女边吃奶边摸下面的免费视频_欧洲人与动牲交α欧美精品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