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花卉就像帶自己的孩子一樣,時間長了害怕它會干,時不時又擔心它生病。但是如果學會了養花技巧,那就不用那么擔心這些問題了。那么就讓愛花卉網(h325.com)小編收集整理的"植物的精彩交流",希望能帶給您一些幫助。
當面臨饑餓的食草蟲的進攻時,植物不只是被動地等待。許多受傷害的植物都會發出一種化學求救信號。一個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用事實證明,當植物受到侵害時,它會向鄰居們發出一種化學信號,相鄰的植物一接到“蝗蟲入侵”信號就會立即啟動它們的防御系統。
在一些情況下,這種求救信號會吸引對受傷植物有幫助的昆蟲。比如說,當一種毛毛蟲在吃一種植物時,這種植物就會發出一種可吸引黃蜂的求救信號,讓黃蜂來殺死毛毛蟲。
為了研究植物是如何相互交流的,美國加州大學的昆蟲學家Richard Karban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在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一排排間隔生長的野生煙草和鼠尾草。為了模仿被昆蟲侵害的情形,研究人員們剪掉了部分鼠尾草的葉子。這時,鼠尾草發出了一種被稱為jasmonate甲基的揮發性物質。當研究人員檢查順風方向的煙草葉時,發現煙草立即建立了它們的防衛。幾分鐘內,煙草體內的一種名為ppo的酶增加了4倍,這種酶可使煙草的葉子產生讓食草蟲難以咽下的味道。與那種靠近沒有受傷害的鼠尾草相比,與受傷害的鼠草相鄰的煙草葉遭受食草蟲和毛毛蟲侵害的程度要少60%。
荷蘭Wageningen大學的生態學家Marcel Dicke說,這是植物間交流的“最精彩的例子”。但他同時也提醒說,鼠尾草不會為了不相干鄰居的利益而發出jasmonate甲基。他猜測,這一信號可能的目標是吸引能吃掉食草蟲的食肉蟲。
H325.com精選閱讀
教你如何選購適應的進口彩色苗木(經驗交流,獨家發布,謝絕轉)
1. 美國紅楓在北京,大連,福建,上海,四川,湖北,江蘇,山東,浙江,西安等地都有種植。在北京,山東,大連,西安秋季紅葉表現非常好,可以接近在北美的效果,生長速度在60-100厘米左右。沒有發現特別嚴重的病蟲害。在長江流域如上海,四川,湖北,江蘇等地,顏色也變紅,但是效果不如在北方,生長迅速。紅葉時間一般在20天左右。在浙江、福建的北部山區表現也很好。在福建南部夏季焦葉嚴重,秋季效果也不好。廣東地區更差。適合酸性土壤生長,強堿性土壤不適合。除了有一個與自由人槭雜交的品種外,沒有其他商業的雜交品種。有一些變種,但是都需要嫁接養殖。
2. 北美楓香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甚至到北京都表現良好。秋季變紅色和紫色??剐詮?。一年生長在50-70厘米。在大連不能正常過冬。在廣東,秋季能變色,但是效果不好。變種較多,有花葉和花邊的品種。
3. 北方紅櫟對土壤要求嚴格,在酸性和中性深厚的土壤才能正常生長,在江蘇,浙江都能正常生長和變色。在上海不改土的情況下,生長不良。在山東四川北京大連都生長不錯,變色鮮艷。在福建廣東不適合。有三季黃色葉片的變種。
4. 加拿大紫荊適應強,生長迅速。在北京到廣東的廣大區域都可以種植。在大連會出現嚴重的凍梢。原種秋季都變黃色,紅葉的品種是紫荊變種。不能用種子養殖。在山東比在北京和上海夏季表現都好。在上海夏季葉片容易生黑斑。需要經常修剪。
5. 美國紅櫨適應范圍廣,且在大部分區域變色都不錯。在大連、北京、西安、上海、廣東、四川都生長良好。生長特別迅速,頂端優勢極強,需要定期的修剪。實生苗通常變異很大。有很多園藝品種。
6. 紅葉石楠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以南生長很好。在北京、大連都容易出現凍害。在廣東等南方地區紅葉表現一般。
7. 馬醉木對土壤要求嚴格,喜歡酸性土壤。在浙江以南的局部地區露天種植還可以。很難大面積陸地種植。
8. 日本紅楓日本紅楓品種很多,在北京到長江流域的廣大區域種植表現都很好。生長速度中等偏下。夏季多數品種會變綠和焦葉。種子苗有變異。
9. 挪威槭原種適合在山東、北京、大連、西安等地種植。生長速度一般。在江蘇、浙江終止容易出現焦葉。紅色的變種在長江流域勉強能生存,但是也焦葉?;ㄈ~的變種卻在上海等地表現良好。在北京的夏季,紅色變種也焦葉。紅色的變種也有用種子養殖的,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變種。
10. 復葉槭原種在北京到上海都生長非常好,耐煙堿和水濕。生長迅速,一年生苗木生長量在1.2-1.5米。
植物界的食肉植物
豬籠草
豬籠草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食肉植物,植株上面長著特有的捕蟲籠,可以用來捕食蟲子。
豬籠草的品種是比較多的,外形也有差異,很多人喜歡豬籠草那奇特的外形,所以有時候會養殖在家里面進行觀賞。也有養殖豬籠草在家里,希望能夠減少家中的蚊蟲。
捕蟲堇
捕蟲堇也是可以捕蟲的一種植物,它可以將昆蟲引誘到葉子上,當蟲子落到葉子上面,就會被捕蟲堇牢牢地黏住,然后將昆蟲的尸體液化,吸收養分。
捕蟲堇本身有個特點,就是可以根據季節的彼岸花在食肉和非食肉之間進行轉換。
貍藻
貍藻是一種奇特的植物,屬于水生類,看上去和普通的水生的植物一樣,但是實際上,在水下面,貍藻可以捕食小動物,像是蝌蚪等,都會被它給捕食。
茅膏菜
茅膏菜是一種比較美麗的觀賞植物,看著晶瑩剔透的,并且它還能吸引昆蟲,將其捕食,然后消化掉。一般,昆蟲在被茅膏菜捕捉之后,15分鐘就會死亡,可以說,茅膏菜對于昆蟲是很致命的。
捕蠅草
捕蠅草也是很常見的食肉性植物,它的食物種類很多,以蜘蛛、螞蟻等為食,當發現有蟲子出現的時候,就會張開自己的葉子,將蟲子吃掉,感覺其實也是萌萌噠。
植物的分類
㈠、以植物莖的形態來分類
1.喬木
有一個直立主干、且高達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與低矮的灌木相對應,通常見到的高大樹木都是喬木,如木棉、松樹、玉蘭、白樺等。喬木按冬季或旱季落葉與否又分為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
2.灌木
主干不明顯,常在基部發出多個枝干的木本植物稱為灌木,如玫瑰、龍船花、映山紅、牡丹等。
3.亞灌木
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莖的上部草質,在開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莖是木質的,如長春花、決明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莖含木質細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鳳仙等。又分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莖長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稱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莖的性質又分為木質藤本和草質藤本兩大類,常見的紫藤為木質藤本。
藤本植物依據有無特別的攀援器官又分為攀緣性藤本,如瓜類、豌豆、薜荔等具有卷須或不定氣根,能卷纏他物生長;纏繞性藤本,如牽?;?、忍冬等,其莖能纏繞他物生長。
㈡、以植物的生態習性來分類
1.陸生植物
生于陸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體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蓮等。
3.附生植物
植物體附生于它物上,但能自營生活,不需吸取支持者的養料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熱帶蘭。
4.寄生植物
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組織內吸取養料為自己生活營養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植物,如桑寄生、菟絲子等。
5.腐生植物
生于腐有機質上,沒有葉綠體的植物,如菌類植物、水晶蘭等。
㈢、以植物的生活周期來分類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數星期至數月,在一年內完成其生命過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種子萌發、生長,至第二年開花結實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活周期年復一年,多年生長,如常見的喬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還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來年繼續生長和開花結實。
醉人的植物
酒能醉人,不足為奇。令人驚奇的是有些植物亦有醉人的功能。
在坦桑尼亞的山野中,生長著一種木菊花又稱“醉花”。其花瓣味道香甜,無論是動物或者是人,只要一聞到它的味道,立即就會變得昏昏沉沉。如果是摘一片嘗嘗,用不了多久,便會暈到在地。
生長在埃塞俄比亞的支利維那山區的一種叫“醉人草”,它會散發出一種清郁的香味。每當人們聞這種香味時,便會象喝醉了酒一樣,走路踉踉蹌蹌,東倒西歪。如果在它的旁邊呆上幾分鐘,就會醉得連路都走不成。
瑪努拉樹是生長在南非的一種樹,可以釀酒,是種“醉樹”。非洲大象最喜歡吃這種果實。每當大象暴食了這種果子后,再喝進一些水,便會大發酒瘋——有的狂奔不已,上竄下跳,撞倒或拔倒大樹,更多的是東倒西歪,呼呼大睡,一般要兩三天后才能醒過來。
坦桑尼亞蒙古拉大森林里,有一種能溢出美酒的毛竹,叫酒竹。這種酒只有30度,味純質樸,并含有一種香味。一些吃食幼竹的動物或以酒竹汁液解渴的動物由于貪食,體內酒精大量積聚,往往醉得昏昏然,飄飄然。
植物的果實
正確地識別果實類型,對于認識植物是很有好處的,因為在許多植物的大類群中,都擁有同一類型的果實,當我們看到某些類型的果實時,至少可以確定這種植物所屬的科,然后再進一步去識別就方便多了。
果實也是種子植物所特有的一個繁殖器官。它是由花經過傳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或子房以外與其相連的某些部份,迅速生長發育而成。子房壁發育為果皮,并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內果皮三層。三層果皮比較分明的如桃子,外果皮薄而柔軟,中果皮多汁,即食用部分,內果皮呈凹凸不平的硬木質,即俗語稱的核。但在許多植物的果實中,三層果皮通常分辯不清,如番茄、茄子。
在果實生長過程中,花柱和柱頭通??菸?。少數植物果實長大后,花柱和柱頭仍不脫落。這一特征可為我們識別植物提供方便,如報春花科、玄參科植物的果實成熟后,花柱和柱頭仍留存在果上?;ü0l育為果柄,花冠、雄蕊通??菸撀??;ㄝ鄤t有各種情況,有的隨花冠一同脫落,有的雖枯萎但并不脫落,如蘋果在果實的一端凹陷處,還可看到有五片小萼片,但并不顯著;有些則隨果實一起長大,始終留存在果實上,如柿子、茄子。
果實的類型多種多樣,依據形成一個果實,花的數目多少或一朵花中雌蕊數目的多少,可以分為單果、聚花果和聚合果;依據果皮的質地不同,可分為肉果和干果;依據果皮的開裂與否,可分為裂果和閉果。以下是一些主要類型的果實簡述:
1.聚合果
一朵花中有許多相互分離的雌蕊,由每一雌蕊形成一小的果實,并相聚在同一花托上形成一果實,稱為聚合果,如蓮、草莓、蛇莓。
2.聚花果
一個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軸共同發育為一個果實,稱為聚花果,如桑、無花果。
3.單果
一朵花中只有一枚雌蕊,由該雌蕊發育為一個果實,稱為單果,如蘋果、桃、扁豆。常見的單果有下列幾種:
1)蓇(gu)葖(tu)
由單個心皮或數個分離的心皮形成的果實,內含一粒至數粒種子,成熟后沿著生胚珠的一側或另一側開裂。
2)莢果
由單個心皮發育而成的果實。一室,內含2個或2個以上的種子,成熟后果皮沿兩側自下而上裂開。莢果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實。
3)蒴果
由結合的2個以上的心皮形成的果實。由于心皮連合的方式不同,而有一室或多室之分,每室均有多樹種子。開裂的方式有多種。
4)角果
由結合的二個心皮形成的果實。原為一室,后來由于心皮邊緣合生處向中央生出一隔膜,將子房分為二室,這一隔膜稱假隔膜。果實成熟后,果皮從二側裂開,成二片脫落,只留假隔膜在果柄上,種子附在假隔膜上。角果分為長角果和短角果兩種,前者的長超過寬好多倍,后者的長度近相等。角果是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果實。
5)瘦果
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結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種不開裂的果實。果皮與種皮極易分離,但只有一室,內含一種子。菊科植物的果實全為瘦果。
6)穎果
由單個心皮,一室,內含一種子形成的果實。其果皮與種皮緊密愈合不易分離,果實小,常誤認為種子。穎果是禾本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實。
7)翅果
由單個或數個結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種不開裂的果實。果皮的一端或四周由子房壁向外延伸翅狀的薄片,適于風力傳播。
8)堅果
由2個或2個以上結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種不開裂的果實。果實成熟后,外果皮堅硬呈木質并干燥,內含一種子。
9)雙懸果
由2個合生心皮的雌蕊形成,子房2室,每室一個種子,果實成熟時,分離成兩個果瓣,并懸在中央的果柄上端,果皮干燥,但不開裂。
10)瓠果
由三枚結合的心皮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漿果。果實的肉質部分是由子房的花托共同發育而成,內含許多種子。瓠果是葫蘆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實。
11)核果
由一心皮形成的果實。外果皮較薄,肉質或革質,中果皮肥厚多肉,內果皮堅硬成核,核內著生種子。
12)漿果
由一心皮或數枚結合的心皮形成的果實。含種子一個或數個,外果皮極薄,中果皮、內果皮肉質化,漿汁很豐富,種子存于果肉內。
13)梨果
由多枚結合的心皮與花托、花萼的基部共同形成。果實上很厚的果肉部分是由花托所形成,肉質部分以內才是果皮部分?;ㄍ泻屯夤?,外果皮和中果皮均無明顯界限。內果皮由木質化的厚壁細胞所組成,呈皮紙狀。
14)柑果
由多枚結合的心皮所形成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漿果。果實的外果皮為堅韌革質,有許多含芳香油的油囊;中果皮疏松髓質,有許多維管束分布其間;內果皮膜質,分為若干室,室內充滿含汁的細胞,它是由內果皮內壁的毛茸發育而成,是這類果實的食用部分。柑果是蕓香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實。
植物的睡眠
人在學習和勞動了一天之后累了,晚上便上床休息,接著就閉起眼睛睡眠。
貓狗是躺下來睡的,鳥類往往棲在樹枝上,膨起羽毛,縮著腦袋做起夢來。魚呢?只是在水中靜止不動,而鰓還在有規律地一開一合,其實這時它已睡著了。
科學家說,植物也需要睡眠。有種小草叫紅三葉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在陽光下,它的每個葉柄上的三片小葉都展開在空中,可晚上卻是另一種樣子: 三片小葉折疊在一起,垂下了頭。像紅三葉草的葉子每逢晚上(或在黑暗中)有閉合的現象,一些植物工作者稱之為“睡眠運動”。
植物的葉子會睡,植物的花也會睡。夜晚,蒲公英的小花向上豎起閉合,胡蘿卜的花向下垂頭,都表明它們已進入睡鄉。不過,晚香玉和“夜開花”等植物是在夜晚怒放的,因為“上夜班”,所以改在白天睡眠。
植物的睡眠與光線明暗,溫度高低和空氣干濕有關??茖W家對植物的睡眠現象進行過研究,認為植物之所以要睡眠,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夜晚比白天冷,夜晚閉合葉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凍的侵襲。
二是閉合可減少水份的蒸發,有保持適當濕度的作用。
三是熱帶植物的葉子往往在白天閉合,也是為了減少葉面水份的蒸發。
四是夜晚開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份和體溫過多散發及防止昆蟲搗亂的作用。此外還有鉀離子濃度改變及生物鐘控制等等的解釋。
總而言之,植物睡眠與人和動物睡眠一樣,都是一種自我保護本領,是為了自身的更好生存和發展。
植物的葉
一、葉的組成
一片完全的葉有三個部分組成,即葉片、葉柄、托葉。這三部分構成了一片完全的葉,但在我們所常見的植物中,它們的葉并非都具有這三者,不乏缺一、二的,最多是缺少托葉,其次是缺少葉柄。有趣的是還有缺少葉片的,如相思樹,除幼苗時期外,全樹的葉均無葉片,只剩下擴展成扁平狀的葉柄。
1.葉片 葉片是葉的主體部分,通常為一綠色扁平體,兩側對稱,有背腹之分。在葉片上有許多可供我們識別植物的特征,除了葉形、葉尖、葉基、葉緣以外,我們還應注意在葉片上的一些附屬物,特別是各種形態的毛被。某些植物葉片的葉肉中有許多透明的油點,如蕓香科植物都有這個特點,其中不同的種,它的油點大小,分布疏密均有所差異;有些植物的葉肉中則生有不透明的黑點;有些在葉片背面覆蓋上一層白粉;有些在背面密被一片亮晶晶的小珍珠狀的腺體。更多的是在葉的兩面或僅在背面生有各種毛被,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鱗片狀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輻射的星狀毛等等。也有許多植物的葉片是光滑無毛、無任何附屬物的。
2.葉柄 葉柄是葉片與莖的聯系部分,位于葉片的基部,上端與葉片相連,下端著生在莖上。葉柄通常呈細圓柱形或扁平形或具溝漕。不同的植物,其葉柄的形狀、粗細、長短都有所不同。有些葉柄長達一米以上,如棕櫚;有些葉柄仍短,近乎無柄,如金絲桃;有結葉柄極粗壯,如白菜;有些葉柄細長并能卷纏它物,如女萎;有些葉柄局部膨大成氣囊,如水葫蘆。少數植物葉柄的著生方式很奇特,不是長在葉片其部,而是長在葉片背面中央,好像一把撐開雨傘的傘柄,這種稱為盾狀著生,如蓮、千金藤。在同種植物中,當葉片長成后,葉柄的形態變化是不大的,長短雖有所不同,但總在某一幅度之內,因此,有時也用葉柄作為識別植物的特征之一。
3.托葉 托葉是大家所不注意,也不熟悉的部分。它通常著生在葉柄基部兩側,成對生長,也有著生在葉柄與莖之間。托葉的形狀、大小因植物種類不同差異甚大,一般較細小。但托葉在區別各種植物中,常常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據,比葉柄還顯得重要些,在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個體中,托葉的有無是極為一致的,其質地、形態也不會有多少變化。因此,對這小小的托葉我們要予以足夠的重視。
在有些植物中,托葉的存在是短暫的,隨著葉片的生長,托葉很快就脫落,僅留下一個不為人所注意的著生托葉的痕跡,這種情況稱為托葉早落,如石楠的托葉。在托葉早落的植物中,有些托葉長成筆套狀,套在頂芽上,當葉片長大托葉早落后,在幼枝上留下一個環狀的痕跡。這個痕跡稱托葉環,如玉蘭、荷花玉蘭的幼枝上即有許多托葉環,這個識別某些植物的重要依據。有些植物的托葉,能伴隨葉片在整個生長季節中存在,這種情況稱為托葉宿存,如龍芽草,在其葉柄基部有一對很大的托葉始終存在。也有些植物的托葉變得很細小,成針刺狀,如六月雪的托葉即如此。有些植物的托葉變成薄膜狀,包圍在莖節的外面,這種托葉稱為鞘狀托葉,如桅子、水蓼。有的托葉還會演變為卷須,如菝葜,其托葉上端兩側變為兩條細長的卷須,用以攀援它物,托葉除了早落、宿存兩種情況外,還有第三種情況,那就是托葉根本不存在。在葉的生長過程中,托葉完全退化了,連痕跡也看不到。沒有托葉的植物是相當多的,而且很一致的出現在許多大類群的植物中,因此,托葉的有和無,早落或宿存、大小和形態、質地以及托葉與葉柄結合的程度等等,都是識別植物中不可忽視的特征。 二、葉片的形態 葉片的形態包括整個葉片的外形,葉片尖端,葉片基部,葉片邊緣等幾個部分。 1.葉形 葉形是指兩個葉片的外形。不同的植物,葉形的變化很大,即使在同一種植物的不同植株上,或者同一植株的不同枝條上,葉形也不會絕對一樣,多少還會有一些變化,但也不是說同一種植物的葉形是變化無究的,它的變化總還是在一定的范圍內。常見的葉形有:
(1)針形 葉片細長,頂端尖細如針,橫切面呈半圓形,如黑松;橫切面呈三角形,如雪松。 (2)披針形 葉片長約為寬4~5倍,中部以下最寬,向上漸狹,如垂柳;若中部以上最寬,向下漸狹,則為倒披針形,如楊梅。
(3)矩圓形 亦稱長圓形。葉片長約為寬的3~4倍,兩側邊緣略平行,如枸骨。
(4)橢圓形 葉片長約為寬的3~4倍,最寬處在葉片中部,兩側邊緣呈弧形,兩端均等圓,如桂花。
(5)卵形 葉片長約為寬的2倍或更少,最寬處在中部以下,向上漸狹,如女貞;如中部以上最寬,向下漸狹,則為倒卵形,如海桐。 (6)圓形 葉片長寬近相等,形如圓盤,如獼猴桃。 (7)條形 葉片長而狹,長為寬的5倍以上,兩側邊緣近平行,如水杉。 (8)匙形 葉片狹長,上部寬而圓,向下漸狹似湯匙,如金盞菊。 (9)扇形 葉片頂部甚寬而稍圓,向下漸狹,呈張開的折扇狀,如銀杏。 (10)鐮形 葉片狹長而少彎曲,呈鐮刀狀,如南方紅豆杉。 (11)腎形 葉片兩端的一端外凸,另一端內凹,兩側圓鈍,形同腎臟,如如意堇。 (12)心形 葉片長寬比如卵形,但基部寬而圓,且凹入,如紫荊;如頂部寬圓而凹入,則為倒心形,如酢漿草。 (13)提琴形 葉片似卵形或橢圓形,兩側明顯內凹,如白英。 (14)菱形 葉片近于等邊斜方形,如烏桕。 (15)三角形 葉片基部寬闊平截,兩側向頂端匯集,呈任何一種三邊近相等的形態,如扛板歸。 (16)鱗形 專指葉片細小呈鱗片狀的葉形,如側柏。 以上是幾種較常見的葉形,除此以外還有劍形、鍥形、箭形等。
其實在各種植物中,葉形遠遠不止這些,也不完全長得像上述那么典型,例如它即像卵形,又像披針形,因此只能稱它為卵狀披針形;有時它即像倒披針形,又像匙形,就稱它為匙狀倒披針形。 在觀察葉形時,要注意有些植物具有異形葉的特點,就是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二種明顯不一致的葉形。如薜荔,在不開花的枝上,葉片小而薄,心狀卵形;在開花的枝上,葉大呈厚革質,卵狀橢圓形,兩者大小相差數倍,但這兩種葉都可出現在同一植株上。水生植物菱亦如此,浮于水面的葉呈菱狀三角形,沉在水中的葉則為羽毛狀細裂,兩者相差懸殊。異形葉的現象出現在同一種的不同植株上,就比較麻煩,如柘樹的雄株與雌株葉形不一,時常會被人誤認為兩種植物。
2.葉尖 葉尖是指葉片遠離莖桿的一端,亦稱頂端、頂部、上部。常見的有:
(1)卷須狀 葉片頂端變成一個螺旋狀的或曲折的附屬物。 (2)芒尖 葉片頂端突然變成一個長短不等,硬而直的鉆狀的尖頭。 (3)尾狀 葉片頂端逐漸變尖,即長而細弱,形如動物尾巴。 (4)漸尖 葉片頂端尖頭延長,兩側有內彎的邊。 (5)銳尖 葉片頂端有一銳角形,硬而銳利的尖頭,兩側的邊直。 (6)驟尖 葉片頂端逐漸變成一個硬而長的尖頭,形如鳥啄。 (7)鈍形 葉片頂端鈍或狹圓形。 (8)凸尖 葉片頂端由中脈向外延伸,形成一短而銳利的尖頭。 (9)微凸 葉片頂端由中脈向外延伸,形成一短凸頭。 (10)微凹 葉片頂端變成圓頭,其中央稍凹陷,形成圓缺刻。 (11)凹缺 葉片頂端形成一個寬狹不等的缺口。 (12)倒心形 葉片頂端缺口的兩側呈弧形彎曲。
此外,還有截形、刺凸、嚙斷狀等等。 3.葉基 葉基是指葉片靠近莖桿的一端,亦稱基部、下部。常見的有下列幾種:
(1)心形 基部在葉柄連接處凹入成一缺口,兩側各形成一圓形邊緣。 (2)耳垂形 基部兩側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 (3)箭形 基部兩側各有一向后并略向外的小裂片,裂片通常尖銳。 (4)楔形 葉片中部以下向基部兩側漸變狹,形如楔子。 (5)戟形 基部兩側各有一向外伸展的裂片,裂片通常尖銳。 (6)盾形 葉片與葉柄相連在葉片的中央,或在邊緣以內的某一點上。 (7)偏斜 基部兩側大小不均衡。 (8)穿莖 基部深凹入,兩側裂片相合生而包圍著莖部,好像莖貫穿在葉片中。 (9)抱莖 沒有葉柄的葉,其基部兩側緊抱著莖。 (10)合生穿莖 對生葉的基部兩則裂片彼此合生成一整體,而莖恰似貫穿在葉片中。 (11)截形 基部平截成一直線,好像被切去的。 (12)漸狹 基部兩則逐漸內彎變狹,與葉尖的漸尖類似。 4.葉緣 葉緣即葉片上除了葉尖、葉基以外的邊緣。葉緣的形態(圖15)常見的有下列幾種。 (1)全緣 葉緣完整無缺,光滑成一連線。 (2)齒牙狀 葉緣具尖齒,但齒的兩側近等長,齒尖直指向外。 (3)鋸齒狀 葉緣有內、外角均尖銳的缺刻,缺刻的兩邊平直,而且齒尖向前。如缺刻較小,則稱小鋸齒;如齒尖有腺體,則稱腺質鋸齒。 (4)重鋸齒狀 葉緣上鋸齒的兩側又有小鋸齒。 (5)圓齒狀 葉緣有向外突出的圓弧形的缺刻,兩弧線相連處形成一內凹尖角。 (6)凹圓齒狀 葉緣有向內凹陷的圓弧形缺刻,兩弧線相連處形成一外凸的尖角。 (7)波狀 順緣起伏如浪波,內、外角都呈圓鈍形。 (8)睫毛狀 葉緣有細毛向外伸出。 (9)掌狀淺裂 葉片具掌狀脈,裂片沿脈間掌狀排列,裂片的深度不超過1/2。 (10)掌狀深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度超過1/2,但葉片并不因缺刻而間斷。 (11)掌狀全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達中央,造成葉片間斷,裂片之間彼此分開。 (12)羽狀淺裂 葉片具羽狀脈,裂片在中脈兩側像羽毛狀分裂,裂片的深度不超過1/2。 (13)羽狀深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度同掌狀深裂。 (14)羽狀全裂 裂片排列形式同上,裂片深度同掌狀全裂。 在識別植物時,在葉形、葉尖、葉基、葉緣這四者中,應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葉緣上,因為葉緣與其他三者相比,它的性狀顯得尤為穩定。如黃檀小葉片的全緣,白櫟葉緣波狀,青岡櫟葉緣二分之一以上才有鋸齒,化香小葉邊緣有重鋸齒等等,都是極為穩定的。當然,并不是說葉緣的形態在一個種內就一成不變,少數的植物,尤其是在栽培植物中,也會有一些變化。如桂花葉緣有銳鋸齒,但有些植株上的葉緣卻近乎全緣;楊梅葉緣是全緣,但有時也會有鋸齒,類似的情況,總的來說并不多見。相比之下,葉形的變化就多一些,在同一個種的不同植株上,甚至在同一植株的不同枝條上,其葉形也會有不少變化,相差甚大。如垂柳葉片的形態有矩圓形、披針形、倒卵形、倒卵狀長橢圓形,還有寬橢圓形等。同一種植物,具有二、三種葉形是很普通的,尤其在萌生枝條上生長的葉片,與正常枝條上的葉形往往相差甚大。
三、葉序 葉在莖上排列的方式稱為葉序。植物體通過一定的葉序,可以使葉片均勻地、有規律地向四面分布,使枝葉充分地照到陽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葉序的類型主要有:
1.簇生 凡是2片或2片以上的葉著生在節間極度縮短的莖上,外觀似從一點上生出,稱為簇生,如馬尾松是2條針形葉一簇,白皮松是3條針形葉一簇,銀杏、雪松是多枚葉片一簇。 2.套折 葉片左右著生,排成兩列,但節間極不發達,而使葉集中在基部,恰如從根上生出,而各葉由外向內葉基部依次套抱,如蔦尾、蝴蝶花。 3.互生 凡是在莖的每一節上著生一片葉的稱為互生,如樟、向日葵。如果每一節上的葉片,各自向左右兩側展開成一平面,則稱為葉兩列互生,如杉、香榧側枝上的葉。 4.對生 凡是在莖的每節上,相對著生兩片葉的,稱為對生,如女貞、石竹。同互生葉序一樣,在對生葉序的每一節上,兩片葉均左右展開成一平面,稱兩列對生,如金鐘花。在對生葉序中,上一節的對生葉向左右展開,下一節的對生葉向前后展開,上下兩對葉呈十安形交叉,稱為交互對生,如女貞。 5.輪生 凡是在莖的每一節上,著生3片或更多片葉的稱為輪生,如夾竹桃為3葉輪生,百部為4葉輪生,七葉一枝花為5~11葉輪生。
此外,在草本植物中,還有一種稱為基生,這是指莖極度縮短,其葉恰如從根上成簇生出,如蒲公英、車前。在一些草本植物中,如金盞菊、薺萊,開始只長基生葉,要開花時,地上莖才向生長,莖上有互生的葉片,這種植物就有基生葉和莖生葉兩種情況。蒲公英、車前除了基生葉外,永不長莖生葉。
葉序是植物所具有比較明顯而又穩定的特征,是經常被用作識別植物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所有的種子植物中,多數植物具有互生葉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類型,少部份是對生葉序,輪生葉序更少。在各種植物中,絕大多數植物具有一種葉序,但也有數植物會在同一植物體上生長兩種葉序類型,如圓柏、桅子有對生和三葉輪生兩種葉序;紫薇、野老鸛草有互生和對生兩種葉序;最有趣的是金魚草,在一個植株上,甚至可以看到互生、對生、輪生三種葉序。 四、葉脈和脈序
1.葉脈 葉脈就是生長在葉片上的維管束,它們是莖中維管束的分枝。這些維管束經過葉柄均勻地分布到葉片的各個部份。位于葉片中央較粗壯的一條脈叫中脈或主脈。在中脈兩側第一次分出的脈叫側脈,聯結各側脈間次級脈叫小脈或細脈。
2.脈序 脈序是指葉脈在葉片上分布的形式。脈序的主要類型有三種:
(1)網狀脈 葉片上的葉脈分枝,由細脈互相聯結形成網狀,稱網狀脈。如主脈明顯,側脈羽狀排列,并幾達葉緣,則稱羽狀網脈,如女貞、垂柳。如由主脈的基部同時產生多條與主脈近似粗細的側脈,其間再由細脈形成網狀,就稱為掌狀網脈,如麻、八角金盤等。如從主脈基部兩側只產生一對側脈,這一對側脈明顯比其他側脈發達,這種稱三出脈,如山麻桿、樸樹等;當三出脈中的一對側脈不是從葉片基部生出,而是離開基部一段距離才生出時,則稱為離基三出脈,如樟。由于三出脈、離基三出脈中的細脈都形成網狀,所以它們都屬于網狀脈類型。 (2)平行脈 葉片上的中脈與側脈、細脈均平行排列或側脈與中脈近乎垂直,而側脈之間近于平行,這些都稱為平行脈。如果所有葉脈都從葉基發出,彼此平行直達葉尖,細脈也平行或近于平行生長,這種則稱為直出平行脈。如麥冬、莎草等;如所有葉脈都從葉片基部生出,則彼此之間的距離逐步增大,稍作弧狀,最后距離又縮小,在葉尖匯合,這種則稱為弧形平行脈,如紫萼、玉簪等;如所有葉脈均從葉片基部生出,以輻射狀態向四面伸展,這種則稱為射出平行脈,如棕櫚;如側脈垂直或近于垂直主脈,側脈之間彼此平行直達葉緣,這種則稱為側出平行脈,如芭蕉、美人蕉等。 (3)叉狀脈 葉片上的葉脈無中脈、側脈之分。葉脈從葉基生出后,均呈2叉狀分枝,特稱叉狀脈。這種脈序形式在種子植物中極少見,僅在銀杏中出現。
羽尖脈、平行脈這兩大脈序類型,對于識別植物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所有種子植物,除了銀杏屬于叉狀葉脈以外,不是網狀脈就是平行脈,網狀脈基本上屬雙子葉植物所具有的特征,平行脈則屬單子葉植物所具有的特征,除了個別有例外,其他都如此。 脈序的形式,在植物體的各種性狀中,屬比較保守的性狀,幾乎不受環境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改變,而且在一個大類群的成員中,其脈序的細微特征也相當一致。因此在識別植物時,脈序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表征依據。如側脈與主脈的夾角大小、側脈的數目、側脈是否直達葉緣、或者伸出葉緣之外、或者未達葉緣即變曲、末端是否相互連結、葉脈在葉面上是否突起還是下陷、是主脈突起側脈下陷還是側脈突起主脈下陷、或全部突起、或全部下陷、葉片背面的情況如何等等
五、單葉和復葉
1.單葉 葉片是一個單個的稱單葉。單葉如具葉柄,則在葉柄上只著生一片葉片,葉柄的另一端著生在枝條上,葉柄與葉片間不具關節。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種葉型。 2.復葉 有兩片至多片分離的小葉片,共同著生在一個總葉柄或葉軸上,這種形式的葉稱為復葉。復葉中的每一片小葉如具有葉柄,則稱為小葉柄。這小葉柄的一端著生在一片小葉上,另一端著生在總葉柄或葉軸上,而絕不會著生在枝條上,如果沒有小葉柄,則小葉直接著生在葉軸或總葉柄上,只有總葉柄才著生在枝條上。
復葉有下列幾種:
(1)羽狀復葉 小葉在葉軸的兩側排列成羽毛狀稱為羽狀復葉。在羽狀復葉中,如果葉軸頂端只生長一片小葉,稱為奇數羽狀復葉或單數羽狀復葉,如槐樹;當葉軸頂端著生兩片小葉時,稱為偶數羽狀復葉或雙數羽狀復葉,如無患子。在羽狀復葉中,如果葉軸兩側各具一列小葉時,稱為一回羽狀復葉,如槐樹;如葉軸兩側有羽狀排列的分枝,在分枝兩側才著生羽狀排列的小葉,這種稱為二回羽狀復葉,如合歡;以此類推,可以有三回以至多回羽狀復葉。根據以上情況,說得確切些,就可以把槐樹葉稱為一回奇數羽狀復葉,無患子葉稱為一回偶數羽狀復葉,合歡葉為二回偶數羽狀復葉。
在羽狀復葉中,如果其小葉大小不一,參差不齊,或大小相間,則稱為參差羽狀復葉,如番茄、龍芽草等。 (2)掌狀復葉 在復葉上沒有葉軸,小葉排列在總葉柄頂端的一個點上,以手掌的指狀向外展開,稱為掌狀復葉,如木通、五加,是五小葉的掌狀復葉。羽狀復葉和掌狀復葉的區別,除了小葉的排列方式不一以外,另一個明顯區別是前者有葉軸,后者沒有葉軸。 (3)三出復葉 在總葉柄頂端只著生三片小葉,稱為三出復葉。如果三片小葉均無小葉柄或有等長的小葉柄,則稱為三出掌狀復葉,前者如酢漿草,后者如白車軸草;如果頂端小葉柄較長,兩側的小葉柄較短,就稱為三出羽狀復葉,如雞眼草。 (4)單身復葉 在三出復葉中,由于側生二小葉退化掉,僅留下一枚頂生的小葉,看起來似單葉,但在其葉軸頂端與頂生小葉相連處有一關節,這處特殊的復葉稱單身復葉,如桔。在單身復葉中,葉軸的兩側通?;虼蠡蛐∠蛲庾鞒釥顢U展。
在識別植物時,單葉和復葉是經常首先應用的特征。判斷時,關鍵是要正確判斷葉軸和枝條或者總葉柄和枝條。它們差別的關鍵所在是葉軸或總葉柄的頂端沒有芽,而小枝的頂端具頂芽。發我們能確定它是葉軸或總葉柄時,著生在它上面的不管有多少小葉,它都是一片復葉;當我們確定它是枝條時,著生在它上面的每一片葉,都是一片單葉。此外,作為復葉中的每一片小葉,它的葉腋內是不會長腋芽的,腋芽只出現在葉軸或總葉柄的腋內,而作為單葉的每一片葉腋中均有腋芽。在落葉時,作為復葉,它的葉軸與總葉柄是會脫落的,而在枝條上的單葉,當單葉脫落后,枝條一般并不隨它而脫落。
相關文章
植物的情感
在加利福尼亞州圣羅莎,著名苗圃經營者盧薩·巴班克經過漫長歲月培育出無刺的仙人掌新品種。據巴班克說,干活日寸他常與植物打招呼:“不要害怕啊!保護身體上的刺是沒有必要,因為有我守護著”等等,久而久之他培育出了無刺的仙人掌。對此,巴班克深有體會地說:“不管對植物做什么樣的實驗,一定不要對它保密。特別是要發自內心地給它們以幫助,對它們的纖弱生命奉獻愛心和敬意。植物有20種以上的感覺,并且因為與動物的感覺完全不同,所以我們要理解是困難的。草木是否能夠理解語言不清楚,但似乎對語言能作出某些反應?!?br>
測定植物的反應
巴班克在加州完成新品種的同時,在加爾各答總統大學從事植物感情研究的物理教授博斯也注意到,金屬與肌肉對壓力的反應極為相似。由此推想植物肯定也是做這種類似研究的理想對象。
植物是有生命的組織,雖然沒有通常的神經系統,但是在許多方面植物具有與動物一樣的功能。例如植物借助循環系統可順利地呼吸;沒有消化器官但有代謝產物;沒有肌肉,但能做運動,盡管這種運動極緩慢。所以,動植物盡管生存方式不同,卻進行著同樣功能的生命活動。博斯還認為,植物雖不具有神經系統,但是對外界刺激同樣也有反應。
因此,他設計了一套裝置,能夠把植物組織微小“動作”放大幾千倍。通過這個裝置,他查明七葉樹的葉子、胡蘿卜、蕪菁等,能以金屬、動物肌肉同樣的形式對壓力作出反應。他還發現,植物與動物一樣也能被麻醉。例如向植物噴氯仿,它會“失去意識”:給它供應新鮮空氣后,它又蘇醒了過來。
5年后,博斯把以往的實驗結果匯總出版了兩卷題為《植物的感應》的書。其中他查明爬蟲類或兩棲類動物的皮膚與植物的果實或蔬菜表皮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非常相似;植物與動物的肌肉一樣,對連續的刺激也會顯示“疲勞”;另外,植物的葉子與動物的眼睛對光的反應非常相似。
這種探索雖然是很自然的,但實驗結果遭到當時一些人的嘲笑。盡管如此,博斯仍繼續研究,進一步改進了裝置,已能夠將植物組織的生長放大1000萬倍。他在接受《科學美國》雜志的采訪時說:“如果利用這個裝置,不超過15分鐘就能證明植物對肥料、電流等各種刺激酌反應?!?br>
20世紀70年代,當時蘇聯的《真理報》也報道了有關同樣的實驗。據莫斯科的季米里耶塞夫科學院的植物生理學主任格納爾說:“猶如與植物們談話似的,看上去植物好像是傾聽這個善良的白發老人在說話?!?br>
該科學院用膠卷攝下了植物對環境因素包括蒼蠅或蜜蜂的接觸及傷害等是如何反應的,并用類似測謊器的記錄裝置記下了植物的反應。另外也發現,浸過氯仿的植物,即使加大對它的刺激,它也不顯示反應。
前蘇聯哈薩克斯坦加盟共和國國立大學的研究發現,在大蘋果園里,果樹對果農的疾病或精神狀態會有所反應。他們還對蔓生植物之一的喜林芋能否識別礦石作過實驗。其方法是將某種礦石和不含這種礦物的石頭分別放在樹旁,結果發現喜林芋對剛一放在旁邊的礦石好像受到電擊似的,而當將不含這種礦物的石頭置在其旁時卻不顯示任何反應。
植物也有“感情”嗎
一天,在美國從事測謊檢查工作的巴克斯特因在辦公室里閑得無聊,一時沖動,把測謊器的電極夾在龍血樹(夏威夷產的一種觀葉植物)的葉子上,結果龍血樹出現了與人感情興奮時同樣的反應。這個事實令巴克斯特大吃一驚,并決定調查植物是否也有感情。
我們知道,如果測謊器指針劇烈地擺動,這意味著被測謊者瞬間感覺到自身危險。巴克斯特在植物中也發現同樣的情況。首先,他把龍血樹葉子浸泡在熱咖啡中,測謊器未顯示有大的反應。接著他雖沒說話,卻在腦子里想:“這回燒葉子該怎么樣呢?”就在那瞬間電極的指針劇烈地超程擺動,它的反應比實際燒葉子時還大。而且當他假裝燒葉子時,卻完全未見反應。此后他不斷進行實驗,發現植物對同一室內生物的死亡會表現不安,并且會識破人類的謊言等。最終巴克斯特得出“植物也有感情”的結論,并將此稱為“巴克斯特效應”。盡管人們對“巴克斯特效應”有種種異議,甚至認為極其荒謬,但他的實驗卻引起人們的注意。
農作物對音樂的反應
20世紀60年代中期,英國的一位苗圃主做了一個試驗:讓水仙屬等春天開花的球根在秋天開花。結果發現,在一個溫室里,由于助手總是用小型錄音機一邊聽流行音樂一邊工作,無意之中在那個溫室試驗的成功率明顯地比其他溫室高。
當時,人們就植物對各種聲音的反應進行了各種實驗。植物學家史密斯用玉米與大豆做實驗。在溫度、濕度相同的兩個育苗箱里分別播上相同的種子。讓一個箱子24小時聽美國作曲家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而在另一個箱子里靜悄悄的、什么聲音也沒有。結果是顯著的:讓聽曲子的種子發芽早、稈也粗、綠色也濃。史密斯還把聽音樂和不聽音樂的苗割下來秤,結果不管是玉米還是大豆,均是聽音樂的一方質量大。另外,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研究人員讓小麥種子聽頻率5千赫的高音,發現小麥苗成長加快。
1968年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一名叫雷塔拉克的學生在兩塊地里同時將玉米、紅蘿卜、老鸛草和紫苣菜等混種,然后向一塊地播放從鋼琴錄下的大音階“喜”與“來”的錄音,每天12小時。3周后,不斷聽音階的一組除了紫苣菜外,皆枯死,其中有些像被強風吹倒似的,主干朝遠離聲源的方向倒伏延伸;不聽音階的一組均正常地生長。
接著雷塔拉克與老師普洛曼一起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植物最喜歡的是東方音樂,特別是印度的西它爾等弦樂器,有的植物聽了這些音樂后,能以2倍的正常速度生長。繼弦樂器之后是古典音樂,特別是巴赫、海頓那樣有人情味的音樂,這時植物會朝著聲源的方向生長。另外,除了打擊樂器外的爵士樂、民間音樂或鄉村和西部音樂好像對植物完全不產生影響。而搖擺樂是令植物討厭的,因為植物總是向遠離聲源的方向躲避,甚至引起發育異常。
此外,尤埃爾·斯坦恩納伊梅爾從物理學和生物學兩方面進行了考慮,他認為音樂的波動有助于制造細胞生長用的蛋白質,并對風味等產生影響。1993年他用西紅柿做了實驗,結果是27%的植株增高,結出的果實也大。但是有些西紅柿出現莖壞死現象,他認為這是音樂“播放過度”所致。
植物這種“感情”反應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真的存在,這種反應是不是單純的條件反射?或者是對某種頻率聲波、電磁波的“共鳴”?或者植物真的也有相當于動物的耳朵的器官?或者植物有迄今為止還未被發現的功能?總之,如果植物真的存在“感情”反應,要揭開其機理還需進一步研究。
植物的花
一、花的組成
花是種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節間不發育的變態枝。一朵完全的花是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幾部分組成的。
1.花梗
花梗是支持花朵的柄,因此亦稱花柄?;ü5拈L短因植物的不同而異。通常每一朵花都有一不很長的花梗,有些植物的花梗很短,甚至沒有,花朵直接生長在枝條上。
2.花托
花梗頂端著生花萼、花冠、雄蕊、此蕊的地方稱花托?;ㄍ型ǔE虼?,形態多樣,有圓柱形,如玉蘭;有頭狀,如草莓;有倒圓錐狀,如荷花;也有凹陷的,如桃、梅。
3.花萼
花的最外一輪葉狀構造稱花萼?;ㄝ嗤ǔ榫G色,可大可小,包在花蕾外面,起保護花蕾的作用?;ㄝ嘤扇舾善嗥M成,萼片有分離和結合兩種情況。在多數植物中,花萼隨花冠一起枯萎并脫落,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花萼在花冠枯萎后并不脫落,反而隨同子房一起死回生,如石榴、茄子的花萼即不脫落,并隨同果實一起長大,一直留存在果實上。在某些植物的花萼外,還有一輪綠色葉狀的萼片,稱為副萼,如棉花、蛇莓的花萼外即有一輪副萼,棉花的副萼比花萼還明顯。
4.花冠
花冠位于花萼內側,由若干片花瓣組成,排成一輪或多輪。通?;ü诰哂絮r艷美麗的顏色,但也有許多植物的花冠呈白色。有些植物的花瓣基部能分泌蜜汁和香氣,或者能產生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
同花萼一樣,花冠也有分離和結合的兩種情況,前者稱為離瓣花,如蠶豆、桃花;后者稱合瓣花,如桂花、泡桐的花。正確區分離瓣花和合瓣花,對于識別植物是有重要意義的,因為在被子植物的一些類群中,許多科或許多屬的植物,它們花瓣的分離與結合的情況是比較一致的,很少在一個科或一個屬的植物中,離瓣花和合瓣花兩者混同存在。
由于花冠或花瓣的形狀、大小不同,花瓣之間各自分離或彼此結合,以及相互結合程度的深淺等等,使花冠形成各種不同的形態,常見的有十字形、漏斗形、鐘形、高腳碟形、壺形、管狀以及蝶形、唇形、舌狀等。不管花冠形態有多少種變化,如果從對稱性來看,不外乎只有三種形態,即輻射對稱形、兩側對稱形和無對稱面形。上述花的形態中,前六種屬輻射對稱形,后三種屬兩側對稱形,美人蕉的花即屬無對稱面形。
花萼、花冠兩者合稱花被,特別是這兩者在形態、大小、色澤等方面沒有什么區別時,我們就統稱它們為花被,如鳳尾蘭的花。如果在一朵花中,不僅花萼、花冠都存在,而且有明顯區別,這種稱為雙被花,如油菜、番茄的花;如果兩者缺一,則稱為單被花,如榆樹、桑樹的花;如果兩者都不存在,就稱為無被花,如垂柳的花。
能否正確區分花冠的結合或是分離,正確識別雙被花、單被花、無被花,對于進一上識別植物也是至關重要的。
5.雄蕊
位于花冠內側能產生花粉粒的器官稱雄蕊。每一個雄蕊由花絲和花絲頂端囊狀的花藥組成?;ńz通常細長呈絲狀,長短不一,但少數植物的花絲扁平如帶狀,如連的花絲;也有轉化為花瓣狀,如美人蕉;有些植物沒有花絲,花藥直接著生在花冠上,如桅子?;ㄋ幹杏兴膫€花粉囊,成熟后花粉囊自行破裂,花粉由裂口散出?;ǚ勰移屏训姆绞接卸喾N,如縱裂、橫裂、孔裂、瓣裂等。
在一朵花中雄蕊數目的多少因植物種類的不同而異,排列方式有一輪、二輪,也有排成螺旋狀。這些特性在植物的大類群中是很一致的,如十字花科植物,花中雄蕊有6枚,排成兩輪,外輪2枚較短,內輪4枚較長,稱四強雄蕊;唇形科的雄蕊4枚,2個長2個短,稱二強雄蕊;木蘭科的雄蕊數目很多,達數十個,螺旋狀排列。
雄蕊也同花萼、花冠一樣,有分離、結合的情況?;ㄋ幏珠_而僅花絲結合成一束的,稱單體雄蕊,如木槿、棉花;花絲聯合成二部分的稱兩體雄蕊,如蠶豆;花絲結合成多束的,稱多體雄蕊,如金絲桃;花絲分離,僅花藥結合的,稱聚藥雄蕊,如區科和葫蘆科中的植物。
一朵花中的雄蕊雖小,開花以后,通常隨著花冠的枯萎而脫落。但它在生長期中的各種特性,如排列方式,數目、長短、花藥開裂的方式、開裂的方向、結合或分離的情況,無一不同各大類群有密切關系。在進一步識別植物時,是絕對不可忽視的。
6.雌蕊
位于花的中央部位,能產生卵細胞的器官稱為雌蕊。每一個雌蕊通常是由基部膨大成子囊狀的子房、子房上部的圓柱形花柱、以及花柱頂部膨大的柱頭三部分組成。雌蕊由有生殖能力的變態葉演變而來,這片變態葉稱為心皮,心皮是構成雌蕊的基本單位。
在有些植物中,雌蕊是由一個心皮構成的,如桃花。但在許多植物中,雌蕊是由2個或2個以上的心皮構成,它們相互結合,形成一個共同的子房,但花柱、柱頭可以結合,也可以分離,這種稱為合生心皮雌蕊。在一些植物的花中,也有2個或2個以上的心皮,但它們彼此分離,每個心皮都形成一個雌蕊,具有各自的子房、花柱和柱頭,這叫離生心皮雌蕊,如白玉蘭、荷花玉蘭。
在一個雌蕊中,柱頭、花柱、子房這三者也有許多變化。柱頭是接受花粉粒的地方,通常膨大或擴展成各種形態,但其表面多數有乳頭、短毛、茸毛等突出物,并且經常濕潤,以利于粘住更多的花粉。沒有柱頭的雌蕊是不存在的?;ㄖ侵^和子房之間的連接部分,一般的花柱均細長,但也有極短,甚至沒有明顯的花柱,如虞美人。子房的中空部分稱為子房室。一個雌蕊可以由一片或多片心皮構成,一心皮形成的雌蕊,其子房只有一室;二心皮形成的雌蕊,子房可以是一室或二室;三心皮形成的,可以是一室或三室。在子房室內,生有將來發育為種子的胚珠,胚珠的多少以及它的著生方式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征。
在對花進行觀察中,我們應該十分注意花萼、花冠、雄蕊、雌蕊這四部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會有許多變化,雄蕊、雌蕊同時存在的稱為兩性花;兩者缺一者,稱為單性花,如缺少雄蕊,稱為雌花;缺少雌蕊,稱為雄花;兩者都缺,只有花被的,稱為中性花。雄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植株上,該植物稱為雌雄同株,雄花和雌花分別生在二棵植株上,該植物稱為雌雄異株,生雄花的為雄株,生雌花的為雌株,如垂柳就是雌雄異株的;二性花和單性花同時生于一棵植株上,稱為雜性株,如雞爪槭。
二、花序
植物的花按照某種方式,有規律地排列在一總花柄上稱為花序,這總花柄稱為花序軸。在花序軸上沒有通常所見的那種典型的葉,有時在每一花下,生有一片小型的葉狀體,這葉狀體稱為苞片?;ㄐ虻男螒B變化很大,主要表現在花序軸的長短,分枝或不分枝,有無花柄及花朵開放的順序等方面。通常依照花序上花朵開放的順序而分為兩大類,即無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1.無限花序
在開花期內,花序的初生花軸可繼續向上生長、延伸,不斷生新的苞片,并在其腋中產生花朵。開花的順序是花序軸基部的花最先開放,然后向頂端依次開放。如果花序軸短縮,花朵密集,則花由邊緣向中央依次開放。常見的無限花序有:
1)、總狀花序
花序具有一個長的花序軸,可繼續生長、延伸,在軸上生有花梗長度大致相等的花,如薺菜、紫藤。
2)、傘房花序
花序軸上生有花梗長短不一的多朵花,下部的花梗較上部的花梗長,愈近花序軸頂端的花梗愈短,整個花序的花差不多齊平,排在一個平面上,如麻葉繡線菊、蘋果、梨的花序。
3)、穗狀花序
花序有一個直立不分枝的花序軸,在軸上生有若干小型無柄的兩性花,如車前的花序。
4)、柔荑花序
花序有一個較軟的花序軸,整個花序下垂或直立,在軸上生有許多無柄的單性花,花無花冠,雄花序開花后即整個花序一起脫落,雌花序于果實成熟后也整個脫落,這種花序稱柔荑花序,如垂柳、桑樹的花序。
5)、傘形花序
花序軸短縮,許多有近等長花梗的花著生在花軸頂端,呈放射狀,常排成一圓頂形,開花順序由外向內開放,這種花序稱傘形花序,如五加、蔥、蒜等花序。
6)、隱頭花序
花序軸肥厚肉質,下凹呈囊狀,許多單性花生于此肉質囊狀花序軸的內壁,外表看不到花的形態,如無花果的花序。
7)、肉穗花序
類似于穗狀花序,但花序軸變得肥厚肉質,呈棍棒狀。在肉質的軸上著生放多小型無柄花,如香蒲的花。有些肉穗花序外被一片大型的苞片所包圍,這類花序又稱佛焰花序,如半夏、天南星等花。
8)、頭狀花序
花序軸短縮,頂端膨大或扁平,許多無柄或近無柄的花集生其上,形成一頭狀體,這類花序稱為頭狀花序,如白車軸草、向日葵、金盞菊等花序。
2.有限花序
在開花期內,花序的初生花序軸的頂端先開一朵花,因此花序軸不能繼續延伸而停止生長,以后由苞片腋中發生的側軸再生長,并在其頂端再開出一朵花。開花的順序是,頂端的一朵花首先開放,然后逐漸向下開放,如果花序密集形成叢生狀,開花順序則由中央向邊緣依次開放。
1)、二歧聚傘花序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有限花序。它的特點是,在花序軸的頂端,一朵頂生花開放后即停止生長,在頂花下面兩側的苞腋中,同時產生二個等長的側軸,軸頂各相應生長一朵頂生的花,在此側軸頂花之下的兩側苞腋中,又同時各發出二個側軸,這樣繼續數次二歧分枝,就稱為二歧聚伴花序,如冬青衛矛、石竹的花序。
(2)單歧聚傘花序
花軸頂端的頂芽發育成頂花后,在它的下面僅有一個側芽發育成側軸繼主軸向上生長,側軸的長度超過主軸,頂端也著生一朵頂花,這樣連續地分枝,稱單軸聚傘花序,如附地菜、唐菖蒲等。
此外,也可以在頂花下,生出多條側軸,形成多歧聚傘花序,如澤漆。
上述花序都是一些單一的花序。在許多植物中,它們的花序常常由二種花序組成,如胡蘿卜的花序即為復傘形花序,它是由許多傘形花序再組成一個傘形花序;油菜的花序則是由許多總狀花序再集成一個復總狀花序,稱圓錐花序。
總之,花序雖然形式多樣,但在每一種植物上卻是非常穩定的。它不僅可以反映某一種植物,而且常??梢宰鰹槟骋淮箢愔参锏拇硇蕴卣?,如傘形科植物都是傘形或復傘形花序,楊柳科植物都是柔荑花序,菊科植物都是頭狀花序,禾本科植物都是以穗狀花序為基礎等等。
植物的傳粉
花開以后,雄蕊花藥里成熟的花粉通過各種媒介傳到雌蕊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傳粉是植物有性生殖不可缺少的環節。植物傳粉有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兩種方式。 所謂自藥傳粉,就是花中雄蕊的花粉傳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如大麥、小麥、大豆、豌豆、芝麻等都是自花傳粉植物。自花傳粉植物一定是兩性花,但具兩性花的植物不一定進行自花傳粉,更多的是進行異花傳粉。 所謂異花傳粉,就是一朵花的花粉傳到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頭上,或一朵花的花粉傳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頭上。從生物學意義來講,異花傳粉比自花傳粉更進化,因為自花傳粉時,雌雄兩方的生殖細胞處于同一環境條件,它們的遺傳性差異較小,連續的自花傳粉,可使后代的生活力逐漸衰退。自然界里至今仍然保留著自花傳粉的植物,這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合理的適應現象,是與繁殖后代有關系的。當環境條件不適于異花傳 粉時,植物通過自花傳粉就可以完成生殖過程。其實自然界里沒有一種植物是絕對進行自花傳粉的。在它們中間總有很少一部分個體在進行著異花傳粉,這些比例很少的異花傳粉的后代,對野生植物而言,足以維持物種的延續。再則,自花傳粉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它能避免花粉受雨水的淋濕和昆蟲的吞食,并且自花傳粉植物具有穩定的特性。 異花傳粉時,雌雄兩方的生殖細胞在差別較大的環境中產生,兩者的遺傳差異較大,產生的后代就具有較高的生活力和較強的適應性。因此在進化過程中異花傳粉逐漸被選擇并得到發展,成為大多數被子植物的傳粉方式。植物進行異花傳粉時,一定要借助外力的幫助,才能把花粉傳播到其它藥的柱頭上。傳送花粉的媒介有風力、昆蟲、鳥和水,最為普遍的是風和昆蟲。 靠風力傳送花粉的方式稱為風媒。如楊樹、櫟樹、樺木及大部分禾本科植物等都是風媒植物,它們的花叫風媒花。風媒花的花被不顯著,沒有鮮艷的顏色,或不具花被,沒有香氣和蜜腺。它們的花粉光滑、干燥而輕,便于被風吹送,花粉的量多,更多地保證了傳粉的機會。有些風媒植物的雄花序長而倒懸,微風吹拂,動搖不已,所含花粉任風吹送;有些風媒植物的花在植株放葉前或放葉的同時開放,這樣由于阻礙較少而利于花粉的傳送;禾本科植物雄蕊的花絲比較長,花藥懸垂花外,隨風搖曳,散布花粉。所有這些擺動的花序和花藥都是風媒植物對風媒傳粉的一種適應。同時,同媒花的雌蕊為增加接受花粉的機會,一般是柱頭擴展非常顯著突出,如稻的羽狀柱頭。 借助昆蟲傳送花粉的方式叫蟲媒,靠昆蟲傳粉的花叫蟲媒花。適應昆蟲傳粉的蟲媒花一般具有鮮艷美麗的花被,芳香的氣味和有蜜腺分泌的蜜汁。此外,蟲媒花的花粉體積較大,表面粗糙突起,有的甚至粘著成塊,易附著在昆蟲身上,利于攜帶。
植物怎么來的
一、怎么來的
現在的植物是由當初的單細胞植物逐漸的演變發展而來,剛開始的單細胞植物,只有一個細胞在執行生長的功能,能夠自己存活下去。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單細胞已經無法適應當時的生長環境,所以開始逐漸的演化,變成了多細胞植物,也就基本上呈現出了現在植物的樣子。在不斷的演變發展過程中,多細胞植物里面的各個細胞的結構和功能逐漸變細,也就有了生長、開花、結果等功能,但是有的植物因為環境變化小,還是呈現保留原來單細胞的形式。
二、植物演變
剛開始非常的簡單,只是單細胞的菌類植物,還沒有根莖葉等器官,也沒有葉綠素合成養分。隨著發展,演變成藻類植物,此時已經有葉綠素,能吸收陽光合成養分了,后期開始有藻類和菌絲組成的地衣植物。之后環境的變化較大,需要演變才能適應生長,地衣逐漸演變成苔蘚植物,后期變成了蕨類植物,之后就是現在的種子植物了。
屋頂綠化的植物
無論哪種類型的屋頂綠化,選用植物材料要首看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植被特征,選用習性適合的植物材料,確保植物生長特性和觀賞價值相對穩定。
凡禿露的泥土屋頂,只要沒有特殊功效的要求和提供特殊的條件,所用的植物材料應具有根系淺、耐瘠薄、耐干旱、耐寒冷、耐風颼、宿根、喜陽的習性,以在屋頂上生長安全可靠為首選。
一、草坪及地被植物。目前成熟的品種還比較少,主要是佛甲草、黃花萬年草等景天科地被植物,在北京已歷經五六年的考驗。這些植物有6大突出特點:1.綠色期長;2.抗旱能力強;3.低溫,抗寒能力強,且冬季干莖抓地牢,不會被風刮起;4.所需營養基質薄,3-5厘米厚即可;5.根系淺,弱且細,網狀分布,沒有穿透屋面防水層的能力;6.管理粗放,如無特殊氣候條件,不需要澆水施肥,不需修剪。
近年北京開展了多品種、本土化試驗,長白山臥莖佛甲草、多莖佛甲草、三七景天、八寶景天、萱草-金娃娃、德國小景天、太陽花、太平花、紅景天、德景天、柏峪景天、延慶瓦松等景天屬地被植物都有尚佳表現。目前全世界景天屬植物有400多種,可引進試種的空間很大。
二、花灌木、矮生喬木。目前試驗可用作屋頂綠化的花灌木越來越多,如爬地柏、側柏、龍爪槐、大葉黃楊、女貞、紫葉小檗、西府海棠、櫻花、紫葉李、木槿、竹子、月季、紫薇、紅瑞木、玫瑰等已經歷了多年四季輪回的考驗,效果還不錯。
三、爬蔓攀緣植物。這類植物對屋頂設備和廣告架的覆蓋有獨到的長處,可在屋頂建筑物承重墻處建植物種植池,也可在地面種植向屋頂爬。常春藤、扶芳藤、野葡萄、葛藤等都在試種,多數表現良好,且造價低廉、施工簡便。
相信《植物的精彩交流》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愛花卉網”是您了解花卉,學習養花技巧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h325.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養花知識交流專題,希望您能喜歡!